• 主页
  • 关于论坛
    • 论坛背景
    • 历届介绍
    • 联系我们
  • 评选活动
  • 创新创业
  • 在线报名
  • 参会指南
  • 下载中心
  • 高校GIS论坛从一个高等院校地理信息学术论坛,发展成为国内GIS教育界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高端盛会,见证了我国地理信息产业从过渡阶段走向逐步繁荣阶段。
  • 第一届
    • 主题:创新与发展
    • 时间:2006年12月7—8日
    • 地点:北京 九华山庄
    • 参会人数:300人左右
    • 主要嘉宾:李德仁院士、刘先林院士、王家耀院士、童庆禧院士、李廷栋院士等
    • 重要成果: 丰富GIS应用研究,增进GIS学术交流,与当时新一代的互联网技术、3G技术、数字电视技术等相结合,发展地理信息产业;同时关注产学研一体化与大众化应用,为满足国家信息化和经济建设等需要,在学科建设、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升教育水平。
  • 第二届
    • 主题:规范与服务
    • 时间:2008年11月15—16日
    • 地点:北京 九华山庄
    • 参会人数:300多人
    • 主要嘉宾:徐冠华院士、李廷栋院士、方裕、边馥苓、曾澜、李加洪、李莉等
    • 重要成果: 高校在发展GIS教育的同时,应面向GIS产业化的主战场,一方面要培养优秀人才参与GIS产业化大潮,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高校在学科、研究、攻关方面的优势,积极参与GIS产业化,特别是参与数字地球、数字城市乃至数字小区、数字校园的建设,积累经验,推动我国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,服务于区域与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。探讨我国高校GIS教育的规范化发展道路。
  • 第三届
    • 主题:挑战与机遇
    • 时间:2010年11月20— 21日
    • 地点:北京 九华山庄
    • 参会人数:400人左右
    • 主要嘉宾:李加洪、查宗祥、曾澜、方裕、李满春、刘耀林、党安荣、孙群等
    • 重要成果: 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功不可没,但长期以来,高校内的合作,高校与产业的结合,教学成果的交流,产业界的经验切磋虽有但不是特别紧密,分散、零乱的局面耗费了许多资源,重复建设,技术和应用创新,政策通达,前言思想与技术等方面明显不足,改变这种各自为战给产业发展带来的不利状态,整合产业资源,提高整个产业的创新性与效率性,是官方、高校、企业界的共同愿望,本届论坛把三方力量凝聚在一起,共同探讨合作共赢的新形式。
  • 第四届
    • 主题:突破与提升
    • 时间:2012年4月20—21日
    • 地点:南京 钟山宾馆
    • 参会人数:800人左右
    • 主要嘉宾:徐冠华院士、李德仁院士、曹卫星、李朋德、程崇庆、景贵飞等
    • 重要成果: 随着“十二五”计划的实施,我国进入深化改革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,地理信息产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。从国际看,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,气候变化以及能源资源安全、粮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使得提供动态信息服务成为重要内容,地理信息服务的需求无论在数量上,还是在具体内容上都面临重大突破;从国内看,云计算、物联网等高新技术应用与现代地理信息技术的融合日趋紧密,推动产生新的地理信息服务。加快地理信息产业发展也需要强大的人才支撑。优化课程设置,做到术业有专攻,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等,突破高校GIS专业培养人才的方式、方法,以期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,也是GIS教育界努力的目标。
  • 第五届
    • 主题:变革与成长
    • 时间:2014年11月15—16日
    • 地点:武汉 科技会展中心
    • 参会人数:1000多人
    • 主要嘉宾:吴卫东、边馥苓、孙志鸿、周启鸣、徐开明、王焰新、刘品雄等
    • 重要成果: 当前移动网络环境下,人人都可以作为数据的获取者和提供者参与进来,这也就意味着人人都可以成为GIS的开发者、使用者和服务者。服务对象、服务内容的变化,让更大的挑战也随之而来,比如个人隐私外泄的风险加大等等,这要求在当前时代中,面对新的服务对象,GIS的服务内容与服务模式必须创新和发展。注重海内外GIS科研与教育现状分析,教育要有前瞻性,本科教育的主体要针对大众人才市场,以打下坚实的应用领域基础和思维方式为首要任务。注重寓教于研的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等。
  • 第六届
    • 主题:探索与超越
    • 时间:2016年11月12—13日
    • 地点:上海 同济大学
    • 参会人数:700人左右
    • 主要嘉宾:王家耀院士、伍江、邬伦、刘耀林、孙群、蔡博文、李满春、汤国安、张新长、杨昆、谢忠、王增宁、苗前军、陆洁中等。
    • 重要成果:第六届高校GIS论坛正值“十三五”开局之际,新时期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也将面临新机遇和新挑战。在成功举办五届论坛的基础上,本届论坛以“探索和超越”为主题,探讨如何创新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模式,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,如何与移动互联网、物联网、大数据、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融合,催生各种地理信息新应用、新产品和新服务,如何从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上配合产业发展。全新设置创新创业分论坛,征集优秀创新创业项目,邀请国内知名企业家、风投VC、创业导师亲自指导,带来全新的体验。
  • 第七届
    • 主题:智汇与共赢
    • 时间:2018年11月9–11日
    • 地点:昆明 云南师范大学
    • 参会人数:400人左右
    • 主要嘉宾:李德仁院士、叶嘉安院士、王华、李宏、邬伦、张新长、孙群、龙毅、李满春、谢忠、黎夏、童小华、汤国安、杨昆、吴志峰、吴立新、华一新、杨必胜、余柏蒗等。
    • 重要成果: “十三五”以来,我国经济发展提质增效、转型升级的要求更加紧迫,新时期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也面临着新机遇和新挑战。本届论坛的主题为“智汇与共赢”,齐聚空间信息相关行业知名专家、青年学者、行业组织代表,共同探讨智能时代下的GIS产业发展,GIS教育与人才培养,GIS前沿应用,创新创业,空间信息与大数据、区块链、人工智能、自动驾驶等议题。
  • 第八届
    • 主题:智汇与共赢
    • 时间:2020年11月6—8日
    • 地点:广州 华泰宾馆
    • 参会人数:450人左右
    • 主要嘉宾:李德仁院士、王家耀院士、李清泉、杨林安、宋超智、张其学等。
    • 重要成果:2020年是中国“十三五”规划收官之年,也是“十四五”谋篇布局的关键一年。随着5G、移动互联网、物联网、大数据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等相关技术应用不断提升与普及,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地理信息产业如何抓住机遇加快自身发展,如何持续服务国家重大战略,如何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与应用拓展,如何深入推进人才培养,是本届论坛持续深入讨论的重要议题。

      论坛首次设立“中国GIS教育终身成就奖”与“优秀教学成果”奖,表彰在GIS领域开拓奋进、锐意创新、笔耕不辍、成果丰富的专家学者,同时也为全国高校GIS领域的教学成果提供了一个展示交流平台。

  • 第九届
    • 主题:初心与使命
    • 时间:2021年12月10—12日
    • 地点:长沙 西雅温德姆酒店
    • 参会人数:线下400人,线上8000人左右
    • 主要嘉宾:李德仁院士、朱学红、金勇章、宋超智、黄杏元、方裕等
    • 重要成果:2021年是“十四五”规划的开局之年,也是建党一百周年,这一年数字孪生、大数据、物联网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、5G等技术应用的不断提升与普及,引领国家信息化驶入快速轨道,地理信息技术持续为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发展添薪续力。如何发挥地理信息价值,服务智慧城市、政府信息化、新基建、实景三维等建设需求;面对全球大变局,增强地理信息安全和产业自主创新的能力,是本届论坛持续深入讨论的重要议题。

      论坛首次设立“优秀GIS学位论文”奖,鼓励GIS领域优秀学位论文的积极创作,加强学术诚信建设,提高人才培养质量。

  • 第十届
    • 主题:转型与赋能
    • 时间:2022年10月28—30日
    • 地点:成都 金牛宾馆
    • 参会人数:线下300人,线上18000人左右
    • 主要嘉宾:童庆禧院士、陈军院士、杨宏山、李维森、林珲等
    • 重要成果: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,是实施“十四五”规划关键之年。以5G、云计算、北斗定位、边缘计算、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快速发展,为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驱动力,推动地理信息服务向个性化、智能化方向发展。地理信息作为国家基础性、战略性信息资源,需紧跟国家战略,回应时代需求,以新兴技术作为产业变革的核心引擎,赋能地理信息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转型的新跨越。

      论坛设置5个分论坛,聚焦行业理论创新、技术突破、学科建设、人才培养与创新创业。

  • 第十一届
    • 主题:数智与提质
    • 时间:2023年9月22—24日
    • 地点:兰州 奥体如意华玺/鎏璟酒店
    • 参会人数:线下600人,线上38000人左右
    • 主要嘉宾:刘经南院士、王家耀院士、宋超智、狄生奎、Michael Peterson、王密等
    • 重要成果: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,也是“十四五”规划推进的攻坚之年。国家提出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,强调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。论坛探讨地理信息数据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和战略性数据资源,如何推进新型基础测绘体系、实景三维中国、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平台建设,为数字中国、数字经济、数字政府、数字社会提供统一的时空数据基础底板,赋能各行各业,展现地理智慧。

      论坛“名师进高校”及专题分论坛实现历届最大规模,23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走进兰州及周边8所高校,6个专题分论坛更是精彩纷呈。同时,创新创业大赛项目涉及领域广泛,成果水平具有很强的创新性与实践性,成为近几届的突出代表。

微信官号 回到顶部
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北路丙2号天元港中心B座1205   电 话:010-62985187
国家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@版权所有